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MENU CART {{currentCart.getItemCount()}}
The maximum number of items is 100, please adjust the quantity and purchase again

【圖文提供/史考特醫師的一分鐘健身教室】201611412:00

即使是不會煮菜的朋友,可能都聽過這個小常識:初榨橄欖油適合拿來涼拌沙拉,煎炒炸等高溫烹調最好還是用大豆沙拉油。
難道「特級」初榨橄欖油嬌滴滴不耐高溫嗎?還是其中有什麼迷思誤解?
今天的一分鐘健身教室將用科學的角度來為各位讀者解開這個謎題。(好像快變烹飪教室了,我發誓接下來真的會寫運動相關的題目!)
橄欖油不耐高溫的說法哪來的?
相信每個人都有這種經驗吧!不小心把油鍋燒得太熱,油煙開始不停地冒出,搞得整個廚房烏煙瘴氣,還少不了媽媽的一頓罵。
「發煙點」的單位為溫度,超過了這個值,油品的脂肪酸就會開始分解、揮發。白話說,在這個煙霧瀰漫的當下,您已經成功地將鍋裡的油加熱超過其「發煙點」了。
油品的發煙點與其化學性質有關,簡短來說油品越純淨,它的發煙點就越高(註1)。
像葵花油、大豆沙拉油等精煉油品,經過化學及物理方式將其中的雜質去除,才能有相對高的發煙點,在低溫烹調下不易產生油煙(註2)。
如果您買的特級初榨橄欖油廠牌不夠黑心,它理當是由機械冷榨而來,其成分沒有經過化學方式精煉,所以保留了各種微量營養素、抗氧化物。其成分不純的特性正是它發煙點低的原因(註3)。
特級初榨橄欖油的發煙點依照品牌、產地、原料不同,官方認定認定應在攝氏185-204度之間,雖不是叫我第一名,但還是不能跟動輒超過220度的菜籽油、葵花油比。

但是,難道以長壽著稱的地中海地區居民,都只拿當地盛產的橄欖油來涼拌沙拉,而不用來煎炒?
(註1:這是一個比較簡略的說法,油品發煙點的高低還由其他因素決定,例如脂肪酸分子鍊長度、油品中微量元素、游離脂肪酸濃度等。)
(註2:這些油品一定要透過化學淬取的過程,不然你買一包大豆榨出油給我看看。)
(註3:經過精煉的「純橄欖油」(Pure olive oil)就有相對高的發煙點。)
發煙點高就一定好?
史考特要先聲明,發煙點是重要的參考依據。將油品加熱至超出其發煙點會產生有害氧化物質,並將游離脂肪酸揮發到空氣中。這是有害健康的,史考特絕不鼓勵大家把油品加熱到冒煙。
但是否只要發煙點高,我們就能放心地把雞塊丟進去炸呢?
絕對不是的。
除了發煙點外,油品的氧化穩定度(Oxidative stability)也是重要的指標。
甚麼是氧化穩定度?說穿了,就是油品在高溫之下會不會被破壞掉?如果會的話,最好快把剛丟下去的雞塊撈起來!
油脂是由一條條脂肪酸所構成。如上圖所示,有些脂肪酸長長一條全部都是單鍵,這叫做飽和脂肪酸。有些脂肪酸中夾帶了一個雙鍵,這叫做「單元」不飽和脂肪酸,因為它有「單個」不飽和鍵嘛!
那麼脂肪酸如果有一個以上的雙鍵,它就變成「多元」不飽和脂肪酸了。
雙鍵的化學特性不穩定,一條脂肪酸有太多的雙鍵,反而使其耐熱能力(氧化穩定度)下降到初榨橄欖油中有73%是穩定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,14%是更穩定的飽和脂肪酸,僅有11%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。這暗示著它在高溫下不易變質。
但精煉植物油,拿最廣泛使用的大豆沙拉油來說好了,其中有57%是不穩定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,23%單元不飽和脂肪酸,16%飽和脂肪酸。
我們更要考慮到,植物油在精煉的過程中會喪失許多抗氧化物,這都再再地打擊精煉植物油耐高溫抗氧化的能力。